近日,女性遭遇职场性别歧视现象再次引发社会热议。

现实职场中,存在哪些隐性侵权或变相侵权?又该如何从根源上消除性别歧视?围绕这些问题,有记者进行了调查。
“你公公婆婆身体还好吧?”“你家那边的幼儿园学费贵吗?”“我们公司会发儿童节福利,你需要几份呢?”
这些问题不是朋友间的寒暄,而是今年30岁的北京求职者张梅在过去半年的面试中常常被问到的问题。
但是,根据国家现有规定,企业面试时不得询问妇女婚育情况。
然而现实中,举证职场中的歧视行为与性别相关仍是女性职工权益保护的痛点和难点。
不论是求职者还是HR,都向记者表达了这样的担忧——企业完全可能用其他看似正当的理由,拒绝女性求职者、将女员工辞退、降低女员工应得的福利待遇。
“虽然法律规定,企业在招聘时不得询问女性员工的婚育情况,但HR担心招进来的员工‘只有投入,没有产出’,最后给企业带来沉重的负担,所以不少HR在招聘环节时常扮演着‘侦察兵’的角色,通过了解员工的社交动态、姻亲关系、下班时间的分配以及交流育儿经验等打探对方的婚育情况。”曾供职于劳动仲裁系统的北京海润天睿律师事务所律师孙鹏说。
令人比较疑惑的是,尽管女性遭遇职场性别歧视现象屡见不鲜,但现实中鲜有维权者。
受访专家分析,对求职者个人来说,考虑到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纠纷可能会影响未来的求职,同时很难拿到录音或录像来证明企业的歧视行为,加上职场中性别歧视现象较为隐蔽,走司法程序的成本较高等,让大多数人望而却步。
对于如何从根源上消除职场性别歧视,沈建峰建议,适当提高企业对男性的用工成本,如延长男性的陪产假,以此来分摊企业的男女用工成本,进而减弱企业针对女性求职者的歧视问题。也可以通过社会化机制分担女性的功能,除生育、哺乳外,社会可以发展与家政服务、幼儿托育相关的产业,进一步减轻女性的职场压力和家庭负担。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生活中,所谓的女强人也是不计其数,女生也可以撑起一片天,女性求职不应遭到歧视。
以上就是小编带来的内容,获取更多时事热点,游戏攻略,请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