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攻略热点新闻正文

18~24岁年龄组中,抑郁风险检出率竟达到了24.1%!(2023青少年抑郁风险提高)

发布时间:2023-03-08 11:53:56 来源:其它 作者:未知

据悉,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2021年发布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2020年青少年的抑郁检出率为24.6%;

2022年再次发布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21-2022)》则显示,18~24岁年龄组的抑郁风险检出率高达24.1%,在所有成年人群体年龄组中检出率最高。

可以说,青少年抑郁症已经成为常见的心理疾病,且近两年和疫情前比,有明显上升的趋势

之前,广受关注的江西15岁少年胡鑫宇失踪案中,从警方公布的信息可以看到,胡鑫宇很可能也患上了抑郁症。遗憾的是,不管家长还是学校,对青少年心理问题都关注不够,也没有及时给予帮助和治疗。

很多抑郁症的孩子都是因为没有尽早发现,或者是发现后没有采取正确有效的应对方法,导致出现了更严重的后果,甚至威胁到了生命健康

那么怎样才能尽早发现孩子的问题,又应该采取什么方式去解决问题呢?

现代脑科学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国内外众多理论和实践研究表明,抑郁症、焦虑症、双相情感障碍等等传统意义上的心理疾病产生的根源是脑神经出现异常,这是患者自身无法控制的。

而当脑神经异常程度较为严重时,就有可能会出现一些比较严重的后果。因此尽早发现抑郁症等疾病的关键就在于尽早检测,从而明确是否存在异常的脑神经

例如有部分孩子存在的入睡困难情况,在QEEG测试中显示是由于大脑高频数据异常导致的,大脑中的Theta值和Hibeta值都高于正常值,且重度超标,导致处于亢奋状态,所以产生睡眠障碍。

抑郁和生理、心理、社会因素相关。这些又都和自我价值感有关,失去自我价值感就容易感到抑郁

一个生病的人会感觉到健康状态的丧失,自我意象虚弱,感到没有价值,不能从事有价值的活动。特别是一些慢性病和重病,普遍伴随着抑郁的情绪,这些抑郁情绪反过来又会影响身体的健康。

心理上出现困扰的人会需要情感的支持和保护。缺乏情感资源的话就很难应对心理困扰和压力,这方面学生群体尤其明显。

随着社会节奏加快,父母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或者出现人的缺席,或者人在但情感缺席。谈的只有学习,唯分数论,缺乏情感联接,这使得本来就心理结构不稳定,还在发展中的未成年人心理更加孤独和贫乏,找不到自我价值和归属感

很多大学生出现抑郁,往往和之前的经历有因果关系。大学之前本应打下的自主自发的心理基础,因为只有学习而营养不足。但也因为注意力都在学习上,而掩盖了心理上的困扰。等到大学时,一旦原来考大学的目标达到了,被掩盖的问题爆发。

就像人们常问的,为什么一到夜里就感到发慌、情感低落、焦虑不安等等。因为躲不开了,注意力回到自己身上了。

从心理学上来说,孩子出了问题,最该先反省的,其实是大人。家庭既可以成为孩子抑郁的保护因素,同时也很有可能成为风险因素

美国心理学家海因茨科胡特曾说,一个功能良好的心理结构,最重要的来源是父母的人格,特别是他们以不带敌意的坚决和不含诱惑的深情去回应孩子的需求。

我们不应奢望让孩子有能力去承担超出他心智水平和情绪控制范围以外的事情,哪怕作为大人的我们认为孩子面临的仅仅是再正常不过的小事了。

当我们以大人的身份去看待孩子面临的烦恼时,自然不会真切体会到孩子的感受

点击收藏本站,随时了解时事热点、娱乐咨询、游戏攻略等更多精彩文章。

今日编辑铺热门推荐:托卡迷你城镇大厨 秦时明月2 宝宝巴士宝宝当店长

最新发现

相关资讯

新闻热榜

热门游戏

精彩专题